SERVICE PHONE
13920192029发布时间:2024-11-15 20:11:46 点击量:
全市地区生产总值(GDP)4532.1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同期增长5.6%。4月22日,2024年一季度武汉经济运行情况公布。
一季度,武汉经济运行持续回升、稳中有进、开局良好。透过这份成绩单可以看到,今年以来,“进”的力量不断积聚,发展质效持续提升,城市活力加速释放。
■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
支撑发展的核心力量不断增强
从已发布的一季度数据来看,武汉今年首季经济呈现出积极信号。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。
比如工业领域,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7.5%,比上年全年加快2.9个百分点。
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“三驾马车”之一,投资有效发挥了压舱石作用。
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5%,比上年全年加快4.7个百分点;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.2%。
今年1月,全市一季度228个项目集中开工,总投资3121.3亿元。其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业项目占比超过半数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支撑发展的核心力量正不断增强。
消费需求持续扩大,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进一步夯实。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6.20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6.2%。
今年以来,武汉持续上榜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。春日樱花季,武汉文旅演出活动不断,吸引大批外地游客来汉,城市活力十足。
相关数据显示,仅今年武汉马拉松赛事期间,就有超5万人次游客来汉,带来超过15亿元的城市综合经济收益。
再看进出口: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806.7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0.3%,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7.4个百分点,这一增速高于全国、全省。
民生温度在发展中得到体现。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5.2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缩小0.02%,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温和上涨0.7%。
■高技术制造业实现高增长
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
发挥创新主导作用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催生发展新动能,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。
武汉一季度成绩单里,一项数据值得关注: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.2%,比上年全年加快24.4个百分点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.1%。
从具体产品看,新能源汽车、手机、电子元件、光电子器件、电子计算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26.4%、39.3%、29.5%、21.5%和20.4%。
不止生产端,在销售端,升级类商品实现销售快速增长,计算机及相关产品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手机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0.9%、65.4%和49.1%。
与全国发展趋势同向而行,武汉新能源汽车也在一季度实现产销两旺。以岚图汽车为例,今年1至3月,岚图汽车累计销量16345辆,同比增长188%,规模化效应初步显现。今年,岚图还将陆续进入德国、法国等市场,加快“出海”步伐。
今年以来,一批武汉企业努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。比如,普宙科技、电鹰科技等企业正以无人机为切入点,加快布局低空经济。
4月12日,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在武汉正式揭牌,进一步提升武汉氢能产业竞争力。目前,武汉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,正加速拓展更多氢能应用示范场景。
从投资角度看,优势产业、新兴产业在不断壮大,集聚“进”的力量。
一季度,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9.1%,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9.4%、52.9%和33.5%。
■生产性服务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
多式联运、物联网技术服务等发展迅猛
服务业是经济“稳定器”,为推动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。
一季度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.4%。具体来看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批发和零售业,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.4%、14.4%、9.6%、6.8%。
在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阳逻港园区、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,设备运转不停,货物来往繁忙。数据显示,一季度,中欧班列(武汉)共开行267列,完成集装箱22096标箱,比去年同期增长4.3%。中欧班列(武汉)与长江黄金水道构建起的以阳逻港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格局效益凸显。
在中南建筑设计院,建筑设计师们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,研发“GiantAI”软件平台,让复杂建筑和场景的设计变得“触手可得”。
分行业看,10大行业门类中有7个行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。生产性服务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,多式联运、物联网技术服务、互联网数据服务发展迅猛。
作为武汉GDP站上2万亿元新台阶后发布的首份成绩单,一季度5.6%的增速来之不易,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同时应该看到,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,武汉还需付出更大努力。
下阶段,武汉将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进一步推进“三个优势转化”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进新型工业化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持续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(记者 吴曈)
来源: 长江日报